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大刀砍向全球,主要成衣出口國無一倖免,在新產能建置上,面對關稅變局,成衣大廠儒鴻(1476)坦言,印尼三期廠不排除計畫往後延;聚陽(1477)也說,將因應市場需求,機動調整擴產腳步。
成衣雙雄儒鴻、聚陽高度仰賴美國市場,且重要產地越南與柬埔寨面臨沉重關稅。對此,儒鴻、聚陽皆回應,目前出貨正常,未受關稅影響,因各國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因此將靜觀其變。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成衣業為重災區,儒鴻、聚陽股價昨(7)日雙雙跳空跌停、一路鎖死。儒鴻以跌停價作收,股價來到395.5元、下跌43.5元,委賣高掛逾1,300張。聚陽同樣收在跌停,股價來到285元、下跌31.5元,委賣高達近7,000張。

聚陽表示,美國擬對越南徵收46%超高關稅,但在未正式生效前,都還存在變數。就長遠來看,美國雖然祭出重稅,但因當地無法建構規模化成衣工廠,只要終端需求不變,品牌商勢必仍須依賴海外供應鏈。未來誰能在關稅新制下取得優勢,將擁有更高議價能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目前十件美國成衣中仍有兩件來自中國市場,目前唯獨中國未釋出與美國談判的意向,在高關稅的壓力下,未來有機會進一步釋出市場份額,為其他國家及廠商帶來轉單機會。
儒鴻則表示,關稅一般是由品牌客戶負擔,不過,目前看來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都還在變化中。至於出貨則不受影響,公司近期已加速把做好的成衣運輸至美國交貨。
針對未來是否另尋其他生產基地,儒鴻表示,確實與品牌客戶有討論過,但目前傾向按兵不動。主要是新的關稅政策如何落地,未來還有哪些變化,都還有變數,因此先等待後續進展。
此外,儒鴻印尼三期廠原先預計第2季董事會將拍板定案,但目前決策有可能往後延。公司坦言,可能不會那麼快啟動,要待整體市況明朗化,才會進一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