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cf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home/tsaorgtw/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紡織業快陣亡「毛利個位數」10%關稅撐不住 再加5%就崩盤 | 台灣區紡紗工業同業公會

NEWS 最新消息

紡織業快陣亡「毛利個位數」10%關稅撐不住 再加5%就崩盤

2025.04.18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企圖為過去運行80年的世界經貿秩序大幅整形;但其快速搖擺的態度,讓全球政府與企業陷入未知,身處供應鏈一員的台灣該如何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

「美國製造」無異是其中一項不合理卻必須面對的規則。輸美產品大宗的資通訊類產品、汽車零組件、紡織、製鞋⋯⋯業者第一反應都是抗拒美國製造,但也認為儘管談判未定,但至少「10+N%」。一紡織業總經理直言:「我們毛利僅個位數,進美國的成本我們受不了,10%關稅也撐不住,若再加個5%就崩盤了。」

「我們絕對不會去,去美國活不了!」電源供應器大廠總經理斬釘截鐵地說,並認為:「我預期客戶不會叫大家再搬廠了,大家都累了。」

台廠西進中國,是其躍升為世界工廠的前期功臣。一位筆電代工大廠副總經理緬懷地表示,20幾年前,中國政府對台商提供各種補貼,且當年台灣筆電代工出貨樂呵呵,每年有10%以上、甚至20%成長率。

如今,筆電市場榮景不再,在供應鏈韌性要求下,筆電代工大廠產能多已分散至東南亞,「新據點都有產能填不滿、虧錢可能性,何況再前進美國?」這位副總直言。如紡織業主所言:「叫我不賺錢可以,虧錢萬萬不能。」

「就算只是課徵10%的基準關稅,我們也扛不住。」外銷車燈到美國的大億總經理莊智清也吐苦水。

當總統賴清德公開表示,要以零關稅為基礎跟美國談判後,汽車業急得跳腳。車輛公會理事長李建輝立刻召集緊急會議喊話,連同7大整車廠聯合提醒政府,可先從非貿易關稅的貨物稅開始談,不要立刻掀底,零關稅衝擊太大,汽車供應鏈可能就此「滅頂」。

三陽董事長吳清源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在意的是貿易逆差,而台灣對美國出口產品中,汽車及零件占不到2%,同時間,台灣政府若將關稅降為零,將導致相關就業人數高達30萬人、牽涉2500家上下游工廠的汽車產業,會整個瓦解。

「汽車是台灣工業之母,若實施零關稅,產業鏈恐怕一夕間覆滅!」吳清源認為事態嚴峻。道理很簡單,200萬元價格帶的美國進口車,一旦零關稅,售價立刻降至160萬元,消費者可能願意改買美國進口車。

不僅如此,過去在台組裝的日系車也可能改採直接進口,不在台灣生產汽車零組件、組裝汽車。當品牌母廠選擇直接進口,不需要協力廠,無須提供技術研發,也不用進行產品驗證,「協力廠就地失業。」李建輝表示,一旦市場都被進口車取代,「我們有再好的車用零件和系統也無法發揮。」

在科技業的部分,雖然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但封測廠不一定採取同樣動作,美國封測業沒有像晶圓廠這麼普及,赴美設廠,供應鏈、人才數量挑戰大,「關鍵是封測產業的毛利,沒辦法跟晶圓廠比,所以我們要很謹慎。」封測廠財務長如此吐露真心話。

看來,就算台積電、鴻海等電子五哥陸續宣布赴美設廠投資的計畫,但對多數科技製造廠而言,「前進美國」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鬆口。

90天的談判期開始,台灣與美國已經啟動協商,美國在意的不公平貿易條件、匯率控制等因素,也將挑戰國人長期以來仰賴出口的經濟思考;但如同台灣經貿談判老將鄧振中所說,對於接下來的調整,「我們很難適應,但我們也必須適應。」

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