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張文馨、黃婉婷、唐筱恬/連線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造成全球股災,各國均希望有機會與美方進一步談判。相關人士透露,我方「仍在排隊中」,持續透過管道對美方表達談判需求,行政團隊也緊盯進度。但有涉外人士指出,對等關稅決策圈太小,再加上華府情勢不明朗,目前尚未找到突破口。
據了解,目前對美遊說重點不會只談台灣產業遭遇的衝擊,也會綜合論述美國企業被波及的層面和狀況,盼打動川普政府,朝有利台灣的方向調整。
早在川普不斷對台灣晶片表達不滿,聲稱「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時,我駐美代表處即不斷與美方交涉,希望說服美方,台灣屬於晶片供應鏈的一環,並非美國的競爭者。在台積電受到客戶壓力,主動擴大對美投資後,半導體產業關稅危機暫時解除警報,但面對川普再提出對等關稅政策,代表處也戒慎恐懼,開始四處奔走,透過包括國務院等傳統管道,希望能與川普政府交涉。
然而,有涉外人士指出,對等關稅的決策圈太高、太小,幾乎是川普與幾名高層官員就拍板決定,台灣現階段仍難以找到突破口;他說,華府氣氛詭譎,尤其是川普日前與極右翼人士會面後,開除多名白宮國安會官員,華府官員現在人人自危。
據指出,連我國安系統也未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情資,如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預判美方對等關稅約百分之十左右,並指消息來自國安會議,與最後數字大相逕庭,其資訊正是由國安會提供。
至於我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訪美,則為台美間「特殊管道」對話;吳釗燮和外交部長林佳龍去年八月即訪問華盛頓地區,參與賴清德總統就任後的首次特殊管道會談。據了解,吳釗燮此次會面屬於例行性會議,早在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前就安排好日期;有涉外人士研判,吳釗燮或許希望在會中與美方討論對等關稅議題,但台美會談主題與對等關稅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