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 紡纖產業:輸美產值小 將以多元生產降低影響

2025.04.07

 

 

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根據紡拓會統計資料,近五年來,國內紡織品及成衣出口美國的產值,每年都在6-8億美元,對國內影響不大。有出口美國市場的紡纖業者則指出,將透過投資美國或多元生產基地來降低影響。

從聚酯、化纖、染整、紗線、成衣一條龍生產的遠東新集團,目前已在美國投資聚酯、環保回收酯粒等產線。

近期,遠東新已公告,將再增資美國聚酯產能,同時也不排除強化當地回收瓶酯粒生產基地的規模。

為降低風險,新纖則是與美商合資,針對「衣to衣」的回收生產合作。另外,也將投資在美國設立發貨倉庫。

至於國內沒有外銷美國的紡纖廠,或外銷占比極低的企業,則認為,美國對東南亞、中國大陸祭出對等關稅,反而有利台灣紡織產業有「轉單效應」,有利訂單回流。

聚酯、加工絲、尼龍廠力麗、集盛就指出,過去中國大陸透過價格競爭,影響台廠訂單,若美國對大陸、東南亞市場課徵對等關稅,則台廠將成為最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對台灣紡織業可正面看待,預期會有轉單效益。

另外,在美國有生產基地的遠東集團關係企業宏遠興業,市場預期,對接單應有助益,尤其是高單價紡品更能接近美國市場而受惠。

由於國內紡纖廠、尤其是下游的成衣代工廠,多已在越南等地設有生產基地。這次川普對越南課徵46%的高對等關稅,勢必造成當地台商進行避險動作。

在越南設有生產基地的成衣業者聚陽、儒鴻、廣越,則是早已透過分散生產基地、多元產線因應。

聚陽已把產線分散到薩爾瓦多、印尼、孟加拉等地;儒鴻、廣越則是擴增印尼產線規模,同時也考慮在東南亞地區尋求較低對等關稅的地區尋求合作夥伴或代工廠。

紡纖業者指出,整體來看,2025年的產業環境及景氣對台灣的廠商是正面的;不過因川普關稅不確定性及後續變化仍高,對於訂單及獲利皆仍存在一定風險,後續廠商應會持續觀察川普對等關稅的影響。

工商時報